单元一 直线运动(课件+学案+同步练) 2024届高考物理大单元一轮复习【配套新教材】
单元一 直线运动(学案)
质点与参考系
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要研究的对象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理想化模型)。
2.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一般情况下,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对应的是位置、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等,时刻是状态量。
2.时间: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对应的是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等,时间是过程量。
3.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只要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这个有向线段就是确定的,它不因路径的不同而改变,是矢量。
4.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速度改变等于末速减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变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大小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2。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2as=vt2-v02。
探究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中间时刻速度:
中间位置速度:
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等于定值s2-s1=aT2。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1∶v2∶v3∶…∶vn=1∶2∶3∶…∶n。
(2)1T内、2T内、3T内……位移的比为:
x1∶x2∶x3∶…∶x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的比为:x1∶x2∶x3∶…∶xn=1∶3∶5∶…∶(2n-1)。
(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1∶t2∶t3∶…∶tn=。
6、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抛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竖直下抛运动
条件 v0=0、只受重力 v0向上、只受重力 v0向下、只受重力
基本 公式
=2gh =-2gh =2gh
探究二、处理匀变速直线问题的方法
方法 题干特点
基本公式法 参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推论法 ①已知某段时间t内对应位移x且做匀变速运动
②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定值,即△x=aT2
比例法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逆向思维法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图像法 定性分析(例如比较大小),或繁杂的计算
探究三、两类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比较
运动特点 求解方法
刹车类问题 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 求解时要先确定物体的速度减为
零所需要的时间
双向可逆类问题 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上抛运动等,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返回,全过程加速度
大小、方向均不变 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选好正方向并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
自由落体、竖直上抛模型
情景分析:
运动员跳水
篮球运动员扣篮
自制小火箭
解题秘籍
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运动阶段。
(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
追及相遇模型
情景分析:
高速公路上超车
田径运动员比赛
刹车问题
解题秘籍
追及相遇问题的核心要素
处理追及、相遇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 相关说明
函数法 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不可能相遇;若方程f(t)=0存在正实数解,说明这两个物体能相遇。
图像法 (1)若用位移图像求解,分别作出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如果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相交,则说明两物体相遇。
(2)若用速度图像求解,则注意比较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共26张PPT)
单元一 直线运动(精讲课件)
——2024届高考物理解锁大单元一轮复习
大单元 串思路
明概念 夯基础
一、质点与参考系
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要研究的对象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理想化模型)。
2.参考系: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一般情况下,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对应的是位置、瞬时速度、瞬时加速度等,时刻是状态量。
2.时间:时间是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对应的是位移、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等,时间是过程量。
3.位移: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只要物体的初、末位置确定,这个有向线段就是确定的,它不因路径的不同而改变,是矢量。
4.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4.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较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段时间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义式:
(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
注:一般我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1)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
2、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
注意:当物体作加速运动时a取正值,当物体作减速运动时a取负值。
3、推论: 。
细探究 提能力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推论
二、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抛体运动的比较
三、处理匀变速直线问题的方法
四、两类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比较
剖情景 创素养
情景一:运动员跳水
情景二:自制小火箭
情景三:超车、刹车问题
解题秘籍
二、追及相遇问题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