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两区九年级(三月)2024语文
辽宁省鞍山市两区九年级(三月)2024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辽宁省鞍山市两区九年级(三月)2024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答案联动网
辽宁省鞍山市两区九年级(三月)2024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晋时有一位廉臣吴隐之,在经过贪泉时饮水赋诗,并在诗中追慕贤人,表示伯夷、叔齐来饮贪泉,也当始终坚守初心。B.作者认为人命长短是由上天决定的,人之善恶是由自己的内心决定的,这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C.作者认为人们若既好名又逐利,操守就不能稳固,外物就能够改变他,但刺史不是沽名钓誉者,饮泉之事是君子之行。D.文章结尾指出泉水以“贪”命名之由,表达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也点明写此文之因,表达对吴以时崇尚高洁的肯定。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不仅暗示诗人一夜未眠,而且生动描绘了临安春雨初睛的明媚春光。(2)苏轼的《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3)荀子的《劝学》中“”是说君子的天赋秉性跟常人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不足的道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A.从批评家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诗歌“边缘化”其实就是诗歌失去了广泛家的叙述的感召力和影响力。B.“朦胧诗”的经验被用来贬抑后来的探索成果,这种“窄化”“固化”不属于诗歌史良性的“经典化”运动。C.若能重新唤起诗歌对社会生活的介入、对批判社会等功能的承担,诗歌就不会““边缘化”了。D.诗人只要去认识这个时代的问题以及这个时代的诗歌的问题,就能解决诗歌“边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