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宁波市 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I(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D C A A C B C
8 9 10 11 12 13
B C D A D B
二、选择题 II(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选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15
AC ABD
16.(I)(7 分)
(1) 小车前面悬挂了牵引物体;(2 分)
(2)①0.600-0.650(2 分) 1.40-1.50(2 分) 不满足(1 分)
(II)(7 分)
(1)DFC 2 ( ( 分);(2)相等(1 分);(3)A (2 分)(4) 2 1) 2(2 分)
4 2
17.(8 分)
(1)气垫内的气体做等温变化:
p V 40 0 = p1 V0 …(2 分) 5
p 51 = p0 …(1 分) 4
(2)放热 …(2 分)
(3)运动员平衡站立时,处于平衡状态:
5 p
4 0
S = p0S + mg …(2 分)
m p= 0S …(1 分)
4g
18.(11 分)
(1)以子弹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子弹打第 1 块木块动量守恒:
0 = 1 + ′1 …(2 分)
得: ′1 = 5m/s …(1 分)
(2)子弹打穿第 1 块木块,损失动能为: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Δ = 1 1 20
1 21 = 4000J 2 2
则子弹打第 2 块木块,损失动能为
Δ 2 =
1 Δ 1 = 2000J 2
Δ 2 =
1 2 11 22 2 2
子弹打穿第 2 块木块后速度为 2 = 100m/s …(1 分)
子弹打穿第 2 块木块动量守恒
1 = 2 + ′2
得: ′2 = 5 / …(1 分)
子弹打穿第 1 块和第 2 块木块后,木块运动情况完全一样,故两者距离变化量为 0。
…(1 分)
(3)第 1、2 块木块,从穿透到再次与传送带共速所需的时间为:
1 =
2
2 = = 5s
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与木块之间存在滑动摩擦,要维持传送带作匀速运动需提供能量克服摩擦力作功,因
此,当第 1、2 块木块达到与传送带共速,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1 = 2 = 1 = 50 J …(1 分)
1
若子弹能打穿第 3 块木块,打穿第 3 块木块损失动能为Δ 3 = Δ 2 = 1000J 2
1
由于子弹穿入第 3 块木块前动能为 22 = 250J<1000J 2
故子弹不能穿过第 3 块木块。 …(1 分)
子弹留在第 3 块木块中,由动量守恒定律:
2 1 = ( + ) 共
得: 共 = 0。 …(1 分)
第三块木块(含子弹)从静止到再次与传送带共速 = 3 = 2.5s。
这个阶段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3 = ( + ) 3 = 26.25 J …(1 分)
整个阶段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
= 1 + 2 + 3 = 126.25 J …(1 分)
19.(11 分)
(1)根据左手定则判断,从往下看,金属棒开始运动后沿顺时针转动 …(1 分)
当开关闭合的瞬间,金属棒还没有发生转动,则
I E= …(1 分)
R + r
金属棒在安培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其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a BIL BEL= = …(1 分)
m m (R + r )
(2)当金属棒所能达到的最大线速度 vm满足,金属棒中的无电流通过,即金属棒切割磁感线关生的感应电
动势为 E:
BLvm = E , v
E
m = …(1 分) BL
金属棒从静止开始,在安培力作用下加速运动到最大速度,由动量定理:
∑BiL t = mvm
在此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荷量:
q ∑ i t mE= = …(2 分) B2L2
在此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最终转化为金属棒的动能和电路产生的热量,即:
qE 1= mv2m +Q总 …(1 分) 2
金属棒中产生的热量为:
2
Q RR = Q
mE R
= 2 2 …(1 分) R + r 总 2B L (R + r )
(3)当金属棒由最大速度减速至匀速转动,由动量定理可得
∑Bi 'L t = Bq 'L = mv mvm …(1 分)
当电路达到稳定时,回路中无电流,电容器两端电压与金属棒切割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
q '
= BLv …(1 分)
C
q ' mCE联立得 = …(1 分)
m +CB2L2
20.(1)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 = hν W0 = 2.56×10
18 J=16eV …(2 分)
(2)光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2
Bvq = m v …(1 分)
r
考虑初速度最大的电子:
r mvm = m =1cm …(1 分) Bq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1
粒子正好转过 圆周后打在荧光屏上,
4
xm =1cm …(1 分)
(3)以最大速度 vm出射,且打在金属棒正下方位置 P 的电子飞行时间最短
如图所示,半径 rm=1cm,所对应的弦长 l=1cm,对应的圆心角:
θ=60° …(1 分)
运动时间为:
t θ T πm 2π
P
= = = ×10 7 s=4.6×10 9 s …(2 分)
2π 3Bq 96
(4)
N M
如图为两条临界轨迹,最右侧 M 点距离 z 轴
x1 = 3cm …(1 分)
最左侧 N 点距离 z 轴
x2 =1cm …(1 分)
S = ( x1 + x2 )L =1.6( 3 +1)cm2 …(1 分)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宁波市 2022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物理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相应的位置上。
一、选择题 I(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测量血压时常用 cmHg(厘米汞柱)作为单位,则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来表示血压的
单位正确的是
A.Pa B.N m C.kg m2/s3 D.kg/(s2 m)
2.2023 年 5 月 30 日 9 时 31 分,长征二号 F 遥十六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
射升空,于 5 月 30 日 16 时 29 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
过程历时约 6.5 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9 时 31 分是时间间隔
B.火箭点火后瞬间,宇航员由于超重惯性增大
C.遥测火箭飞行速度时,可将火箭视为质点
D.神舟十六号与空间站对接后,处于平衡状态
3.能量是重要的物理观念,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认为光是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
B.由焦耳定律可知,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其电流成正比
C.伽利略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并提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D.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是能量守恒定律
4.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的仪器所涉及的物理学原理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图甲,火灾报警器利用了烟雾颗粒对光的散射
B.图乙,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物体
C.图丙,空间站上的机械臂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载荷要求无限制
D.图丁,红外线体温计利用了物体温度越高,辐射波长越长的特点
5.一个用于晾晒的工具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质量为 m、边长为 L 的正方形竹网 ABCD
3
水平放置,用长均为 L 的 AE、DE、BF、CF 和长均为 L 的 OE、OF 六条轻绳静止
2
高二物理试卷 第1页 共 8 页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悬挂于 O 点,OE、OF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 AD、BC 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六条轻绳的张力大小相等
1
B.轻绳 AE 的张力大小为 mg
4
C OE 33.轻绳 的张力大小为 mg
11
第 5 题图
D.OE、OF 绳增长相同长度,AE 绳张力大小不变
6.第 19 届亚运会将于 2023 年 9 月在浙江杭州举行。一质量为
O
m 的亚运会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从斜坡顶端 O 点 A B
C
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向下运动,依次经过间距分别为 3d 和 4d
的 A、B、C 三棵树,经过相邻两棵树所用时间均为 T,下列 第 6 题图
说法中正确的是
5
A.A 树到 O 点的距离为 2d B.运动员经过 A 树时的速度为
2
2 7
C.运动员的加速度为 D.运动员经过 B2 树时所受重力的功率为 2
7.一测试用的导弹在地面附近的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坐
标 x 轴为水平方向,y 轴为竖直方向,导弹以某一初速度由地
面某处 O 点发射同时开启推进器助推,到达 a 点时关闭推进
器。已知推力方向和空气阻力方向始终与导弹运动方向在同
一直线,空气阻力大小与导弹速率二次方成正比,图中 a、c
高度相同,b 为导弹轨迹最高点,则导弹在飞行过程中
A.b 点时速率为零
第 7 题图
B.Oa 阶段可能做直线运动
C.a 点的动能大于 c 点的动能
D.ab 和 bc 阶段,重力冲量大小相等
8.如图甲所示,某一简谐横波从介质 1 进入介质 2 中继续传播,A、B、C 为传播方向上的
三个点。图乙为 t=0 时 A 质点右侧介质 1 中的部分波形图,此时波恰好传播至介质 2 中
的 B 点,图丙为该时刻之后 B 质点的振动图像。已知 B、C 两质点间的距离 0.75cm,波
在介质 2 中的传播速度为 1.0×103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A.质点 A 起振时速度方向为 y 轴正方向
B. = 1 × 10 5s 时质点 C 第一次到达波谷
C.在 0~ 0.01s 内,A 经过的路程为 1 cm
D.质点 C 与质点 B 振动的相位差为2
高二物理试卷 第2页 共 8 页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9.如图所示,横截面为三角形 ABC 的某透明介质置于空气中,O
为 BC 边的中点,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 a、b、c 三束不同色光
均自 O 点以角 i=45°入射。已知 θ = 15°,a、b、c 光在该介质
的折射率为分别为 na=√2,nb<√2,n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光首次传播到 AB 面时,在 AB 中点出射
B.b 光首次传播到 AB 面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C.c 光从进入介质到首次传播到 AB 面的时间一定比 a 光的长
D.若 i>45°,则 a 光和 c 光将发生全反射无法进入该透明介质 第 9 题图
10.工业上常用电磁流量计来测量高黏度及强腐蚀性导电流体的流量
Q(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横截面的液体体积)。其原理:如
图所示,在非磁性材料做成的圆管处加一磁感应强度大小
为 B 的匀强磁场,当导电液体流过此磁场区域时,测出管
壁上下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 U,就可计算出管中液体的
流量。已知排污管道直径为 10 cm。在定标时测定,当 MN
点间外接电压表示数为 1 mV 时,其流量约为 280 m3/h。
第 10 题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 MN 间电势差时,应将电压表正接线柱与 M 相连
B.其它条件一定时,MN 间电压与流量成反比
C.其它条件一定时,电压表示数恒定,其流量与导电液体中的离子浓度成正比
D.若排污管直径换成 5 cm,电压表示数为 1 mV 时,其流量约为 140 m3/h
11.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电压传感器来研究电感线圈
工作时的特点。图甲中三个灯泡完全相同,不考虑
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在闭合开关 S 的同时开
始采集数据,当电路达到稳定状态后断开开关。图
乙是由传感器得到的电压 u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
不计电源内阻及电感线圈 L 的电阻。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第 11 题图
A.开关 S 闭合瞬间,流经灯 D1 和 D2的电流相等
B.开关 S 闭合瞬间至断开前,流经灯 D2的电流保持不变
C.开关 S 断开瞬间,灯 D2 闪亮一下再熄灭
D.根据题中信息,可以推算出图乙中 u1∶u2=1∶1
12.如图甲所示,我国西部山区建有许多水电站,极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如图
乙所示为某水电站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T1 为升压变压器,其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k1,
输电线等效总电阻为 R,T2为降
压变压器,其原、副线圈匝数比
为 k2,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
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机输出的
电压恒为 U,若由于用户端用户
数量变化,使得输电线输送电流 甲 第 12 题图 乙
增加 ΔI。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物理试卷 第3页 共 8 页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A.损失在输电线的功率增加(ΔI)2R B.用户端电压减少了 ΔI·R
C.发电机输出功率增加 k1UΔI D.用户端的总电流增加了 2Δ
13.如图所示,AOB 为放置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 R 的光滑圆弧轨道,A、B 两点位于圆弧上
等高处,弧 AB 的长度远小于 R,在 B 点和 O 点之间固定一光滑直轨道,圆弧轨道和直
轨道顺滑连接。现将一小球(半径可忽略)由点 A 静止释放,则 A→O→B 过程小球的运
动时间为

A. B.( + 2) 2
( + √2) C. D.( + √2) 2 4 第 13 题图
二、选择题 II(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选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关于教材中的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
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分子的速率
甲 乙 丙 丁
A.图甲是玻璃管插入某液体中的情形,表明该液体能够浸润玻璃
B.图乙为水中三颗炭粒运动位置的连线图,连线表示炭粒运动的轨迹
C.图丙为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图,分子间距从 r0 增大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图丁为同一气体分子在不同温度时热运动的速率分布图,曲线①对应的温度较高
15.物理学中,将如同3 31H和2He这样质子数与中子数互换的原子核互称为“镜像核”。已知
3
1H和32He的质量分别为 3H = 3.016050u和 3He = 3.016029u,中子和质子质量1 2
分别是 mn = 1.008665u 和 mP=1.007825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13 137N和 6C互为“镜像核”
B.互为“镜像核”的两个原子核,结合能大的更稳定
C.3
1
1H的比结合能为 3H 2 3 1
D.3H和31 2He结合能之差为(mn-mp- 3H+ 3 )c2 1 2He
高二物理试卷 第4页 共 8 页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I)(7 分)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
(1)该同学正在进行补偿阻力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存在明显错误之处是 ▲ 。
第 16(I)题图甲
(2)乙图为实验中打出的某条纸带,纸带上的点为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点,每 5 个点
取 1 个计数点:
第 16(I)题图乙
打下计数点 3 时的速度为 ▲ m/s,根据纸带计算出这次小车的加速度为 ▲ m/s2,
由此判断槽码的质量 ▲ (选填“满足”或“不满足”)本次实验要求。(结果均保
留三位有效数字)
(II)(7 分)在实验室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A B C D F E
G
第 16(II)题图甲
(1)双缝、光屏、单缝,依次是图甲中的 ▲ (填图中的字母)。
高二物理试卷 第5页 共 8 页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第 16(II)题图乙 丙 丁
(2)乙图是实验得到的红光双缝干涉图样照片,根据该图可判断双缝干涉的亮条纹间
距 ▲ (填“相等”或“不相等”)。
(3)在某次测量中,观察分划板中心线与乙图亮条纹 P 中心对齐时的情形,如图丙所
示。然后转动测量头手轮,当分划板中心线与亮条纹 Q 中心对齐时,目镜中观察到的
图应为丁图中的 ▲ 。
(4)已知单缝与光屏间距 L1,双缝与光屏的间距 L2,单缝与双缝间距为 d1,双缝间距
d2,图乙中分划板中心线与亮条纹 P 中心对齐时手轮读数为 x1,与亮条纹 Q 中心对齐
时手轮读数为 x2(x2 > x1),则实验测得该光的波长的表达式为 ▲ 。
17.(8 分)如图是一款气垫运动鞋,鞋底气垫空间内充满氮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氮气压
缩后可产生回弹效果,减少震荡冲击。已知气垫内气体体积为 V0,脚与气垫间的等效作
用面积为 S,初始压强与大气压相同,不考虑气垫漏气。某运动员穿上一只该鞋子后起
4
身在水平地面上单脚稳定站立,此时气垫内气体体积被压缩至原来的 ,若该过程不计温
5
度变化,设大气压强为 p0、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此时气垫内气体的压强;
(2)该过程中气体是放热还是吸热;
(3)该运动员的质量。
第 17 题图
18.(11 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面排列着 5 个质量均为 M=1kg 的木块,木块随传送
带一起以 v=5m/s 的恒定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木块与传送带表面动摩擦因数 μ=0.2.一颗
质量为 m=50g 的子弹以速度 v0=500m/s 水平向右正对射入第一块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
为 300m/s,若之后子弹打穿木块过程,子弹损失的动能都为前一次打穿过程子弹损失动
1
能的 .已知传送带足够长,木块不会从传送带上滑落,木块间距足够大,不会相撞,
2
忽略子弹竖直方向的下落运动及在木块内运动的时间,g=10m/s2.求:
(1)子弹打穿第 1 块木块后瞬间,第 1 块木块的速度;
(2)第 1 块木块和第 2 块木块再次相对传送静止时,两者间距的变化量;
(3)整个过程中,驱动传送带的电动机需要多输出的能量。
第 18 题图
高二物理试卷 第6页 共 8 页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19.(11 分)电动汽车通过能量回收装置增加电池续航。在行驶过程中,踩下驱动踏板时电
池给电动机供电,松开驱动踏板或踩下刹车时发电机工作回收能量。某兴趣小组为研究
其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型:两个半径不同的同轴圆柱体间存在由内至外的辐向磁
场,磁场方向沿半径方向,有一根质量为 m、长度为 L、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MN 通过导
电轻杆与中心轴相连,可绕轴无摩擦转动,金属棒所在之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整个装置竖直方向放置。中心轴右侧接一单刀双掷开关:踩下驱动踏板,开关接通 1,
电池给金属棒供电,金属棒相当于电动机,所用电池的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松开驱动
踏板或踩下刹车,开关自动切换接通 2,金属棒相当于发电机,给电容器充电,所接电
容器电容为 C。初始时电容器不带电、金属棒 MN 静止,电路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
(1)踩下驱动踏板后,求金属棒刚启动时加速度 a 的大小及开始运动后的转动方向(从
上往下看);
(2)踩下驱动踏板后,求金属棒可达到的最大转动线速度和该过程中金属棒上产生的热
量 Q;
(3)当金属棒达到最大转动速度后松开驱动踏板,在一段时间后金属棒将匀速转动,求
此时电容器 C 上的带电量。
第 19 题图
高二物理试卷 第7页 共 8 页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20.(11 分)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坐标系 Oxyz,在 y≥0的空间中存在方向沿 z 轴负方向,
3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 2 ×10 T的匀强磁场,在 xOz 平面内紧靠 x 轴放置一块荧光屏,
荧光屏沿 z 轴方向长度 L=1.6 cm,沿 x 轴方向宽度足够大,在 y=1cm 处平行 xOz 平面沿 z
轴放置一根长度为 1.6 cm、逸出功 W0=8.75eV 的金属细棒,现用频率 ν=6×1015Hz 的光从
各方向照射金属棒,已知电子电荷量 q=1.6×10-19C,质量 m=1.0×10-30kg,普朗克常量
h=6.6×10-34J·s。求:
(1)金属棒上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km;
(2)沿 x 轴正方向逸出的光电子打中荧光屏时 x 坐标最大值;
(3)光电子从金属棒逸出至打到荧光屏的最短时间;
(4)荧光屏上有光电子打到的区域面积。
第 20 题图
高二物理试卷 第8页 共 8 页
{#{QQABBYSQogAgAhBAAABCAwkCCgAQkgAACIgGhFAUsEAByBFABAA=}#}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