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综合训练)-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解析)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综合训练)-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0.4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
A.0.490 B.0.399 C.0.404
2.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5°和6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3.下面各题中结果最大的是( )。
A.2.5+0.4 B.2.5-0.4 C.2.5×0.4
4.如图,从立体图形的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5.小明有χ岁,比小华小2岁,小华(  )岁.
A.x﹣2 B.2﹣x C.x+2
6.小军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 )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军的行为。
A.B.
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7.八百三十万四千写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
8.在三角形ABC中,∠A=15°,∠B=35°,则∠C=( )°,这是( )三角形。
9.的积有( )位小数,如果两个乘数去掉小数点,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10.公园里杨树和柳树共有48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3倍,请根据以上条件写出一道等量关系式( )。
11.解方程X÷6=18,可以这样算:X÷6○□=18○□,X=( )。
12.下图是淘气到某地办事的折线统计图,请根据这个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淘气最远离家( )米,去的途中停留( )分钟。
(2)如果淘气从家出发时是8:30,返回到家的时间是( )。
(3)淘气回家的速度是( )米/分。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3.把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有可能发生变化。( )
14.生活中的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制成的。( )
15.两个小于1的数相乘,积一定比它俩都小。( )
16.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右面看到的都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4个小正方体。( )
17.等式的左边加5,右边减去5,等式仍然成立。( )
四、计算题(共31分)
18.直接写得数。(每题0.5分,共3分)
2.5×4= 0.6×3= 1.5×2=
1.1×5= 0.2×3= 4.4×2=
19.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8分)

20.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每题2分,共8分)
0.85×199 35×40.2
0.25×8.5×4 28.6×101-28.6
21.解方程。(每题3分,共12分)
x-18=12 x+16=24 6m=72 y÷8=12
五、解答题(22题4分,其余每题5分,共29分)
22.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弹药紧缺,一位爱国华侨捐助100吨钢材用于制造弹药。其中,制造步枪子弹需要37.8吨,制造手榴弹需要56.3吨,制造炮弹需要5.8吨,这一批钢材够用吗?(请计算后回答)
23.实验小学操场是一个长120米,宽25米的长方形,小丁丁以95米/分的速度围着操场跑了3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24.学校宣传栏上的一块长为3.2米、宽为1.2米的长方形玻璃碎了,需要更换一块新玻璃。如果每平方米玻璃12.5元,买这样的一块玻璃需要多少元?
25.最近小明班上要进行跳绳比赛,王老师去买了一根大绳和几根小绳(如下图),共花了136元。王老师买了几根小绳呢?用方程的方法解。
26.妈妈买了3千克草莓和5千克香蕉,一共用了81元。已知草莓每千克12元,香蕉每千克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7.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护士每隔( )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4月9日12:00的体温是( )℃。
(3)这个病人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在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 )。
(5)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 )(填“恶化”或“好转”)了。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试题分析:要考虑3.1是一个两位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0.40最大是0.404,“五入”得到的0.40最小是0.395,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四舍”得到的0.40最大是0.404,“五入”得到的0.40最小是0.395,
所以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0.4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0.404.
故选C.
点评: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四舍”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小,“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比原数大,根据题的要求灵活掌握解答方法.
2.A
【分析】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已知,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即可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别。
【详解】180°-35°-60°
=145°-60°
=85°
这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85°,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应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度数的和是180°,求出第三个角,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定类型。
3.A
【分析】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根据得数进行解答。
【详解】A.2.5+0.4=2.9;
B.2.5-0.4=2.1;
C.2.5×0.4=1
故答案为:A
【点睛】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将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也要对齐。
4.C
【分析】逐项分析如下:A.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B.是从前面看到的形状;C.是从右面看到的形状;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立体图形的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视图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5.C
【详解】试题分析:这道题如果不仔细看,答案会选A,因为从条件“比小华小2岁”就会想到用减法算,但是用线段图分析题意后,会发现在这里小华的年龄比小明大,所以用小明的年龄加上小的2岁才是小华的年龄.
解:本题可用线段图表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小华的年龄是:x+2
故选C.
点评: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小)n的数是多少时,如果求“比”前面的数,要用减法,求“比”后面的数,要用加法.
6.C
【分析】离家的距离是随时间是这样变化的:
(1)先离家越来越远,到了最远距离一半的时候;(2)然后越来越近直到为0;(3)到家拿钱有一段时间,所以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为0;(4)然后再离家越来越远,直到书店;(5)在书店买书还要一段时间,所以离家最远的时候也是一条水平线段;(6)然后回家直到离家的距离为0。
【详解】符合小军这段时间离家距离变化的是C。
故选: C
【点睛】本题需要考虑到在家和在书店都有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会变化。
7. 8304000 830.4
【分析】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整数的改写:如果是整万或整亿的数,只要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并加一个“万”或“亿”字。
把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 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改写时,只要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的末尾的0,再在数的后面添写“万”字即可。
【详解】八百三十万四千写作8304000,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830.4万。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的写法与改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130 钝角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则∠C=180°-∠A-∠B。再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详解】∠C=180°-15°-35°=130°
则这是钝角三角形。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分类。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即可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9. 三 1000
【分析】(1)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加,比如两个乘数都是两位小数,那么积就是四位小数。如果乘积末尾有零的,积末尾有几个零,小数位数相应的减少几位。
(2)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原数乘10、100、100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相当于原数除以10、100、1000……,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详解】5.16和2.4共三位小数,则的积有三位小数;
5.16变成51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2.4变成24,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10=1000,那么积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与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柳树的棵数×3+柳树的棵数=总棵数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杨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总棵数”、“杨树的棵数=柳树的棵数×3”,根据以上两个数量关系写出一道等量关系式即可。
【详解】等量关系式为:柳树的棵数×3+柳树的棵数=总棵数。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杨树与柳树棵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将杨树棵数代换成 “柳树棵数×3”。
11.×,6,×,6,108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6,即可得解。
【详解】解方程X÷6=18,可以这样算:X÷6×6=18×6,X=108。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相等。
12. 900 5 9:10 60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找出淘气最远的距离,再找出去的途中停留的时间;
(2)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找出淘气从家到办事的时间,加上出发的时间,即可;
(3)观察统计图,找出从办事处到家的距离,再找出时间,根据速度=距离÷时间,求出速度。
【详解】(1)10-5=5(分)
淘气最远离家900米,去的途中停留5分钟;
(2)8时30分+40分=9时10分;即:9:10
(3)900÷(40-25)
=900÷15
=60(米/分)
【点睛】本题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问题。
13.√
【分析】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是无法确定的,因为如果小数点后面的“0”就是小数末尾的“0”,根据小数的性质,此小数的大小不变;如果小数点后面的“0”不是小数末尾的“0”,此小数的大小会变大;此题可举例验证。
【详解】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3.000,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由3.000变成3,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0.003,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由0.003变成0.3,小数的大小改变了。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小数性质的运用: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注意:不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
14.√
【分析】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易变形,生活中人们利用这个特性制作很多实用工具,例如:升降梯、伸缩门、折叠椅等,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生活中的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点制成的,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不稳定性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5.×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这两个数都不为0,且小于1,比如0.2×0.5=0.1,0.1<0.2,0.1<0.5,那么积比它俩都小;如果其中一个数为0,两个数相乘的积的结果等于0,积就等于其中一个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16.×
【分析】要想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则小正方体摆成两行,每行2个小正方体,共需要4个小正方体。这时从右面看到的是一列共2个正方形,组成一个长方形。要想这个立体图形从右面看到的是一个正方形,还需要在已摆出的4个小正方体后面再摆上2个小正方体,这2个小正方体摆成一列。则至少需要6个小正方体。
【详解】由分析得:
从正面和右面看到的都是,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6个小正方体。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物体三视图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7.×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等式的左边加5,右边加5,等式仍然成立。
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1,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0;1.8;3
5.5;0.6;8.8
【详解】略
19.18.16;16.94;10.88;7.6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将小数点对齐,按照整数的加法、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将的数的小数点也要对齐;整数乘小数,计算时将末位对齐,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乘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小数乘小数,计算时将末位对齐,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详解】13.7+4.46=18.16 20 3.06=16.94 32×0.34=10.88 3.04×2.5=7.6
20.169.15;1407;8.5;2860
【分析】(1)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2)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3)按照乘法交换律计算;
(4)按照乘法分配律计算。
【详解】(1)0.85×199
=0.85×(200-1)
=0.85×200-0.85
=170-0.85
=169.15
(2)35×40.2
=35×(40+0.2)
=35×40+35×0.2
=1400+7
=1407
(3)0.25×8.5×4
=0.25×4 ×8.5
=1×8.5
=8.5
(4)28.6×101-28.6
=28.6×101-28.6×1
=28.6×(101-1)
=28.6×100
=2860
21.x=30;x=8;m=12;y=96
【分析】(1)等式两边同时加18;
(2)等式两边同时减16;
(3)等式两边同时除以6;
(4)等式两边同时乘8。
【详解】x-18=12
解:x-18+18=12+18
x=30
x+16=24
解:x+16-16=24-16
x=8
6m=72
解:6m÷6=72÷6
m=12
y÷8=12
解:y÷8×8=12×8
y=96
22.够用
【分析】用制造步枪子弹需要钢材重量加上制造手榴弹需要钢材重量,再加上制造炮弹需要钢材重量,求出需要钢材总重量。再和捐助钢材重量比较大小解答。
【详解】37.8+56.3+5.8
=94.1+5.8
=99.9(吨)
99.9<100
答:这一批钢材够用。
【点睛】小数加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再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解答。
23.一共需要9分钟的时间
【详解】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学校操场的周长,进而求出周长的3倍,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解答.
解:(120+25)×2×3÷95,
=145×2×3÷95,
=870÷95,
=9(分钟),
答:一共需要9分钟的时间.
点评: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操场的周长,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算.
24.48元
【分析】根据题意,用3.2乘1.2,求出这块长方形玻璃的面积,再乘12.5,求出买这样的一块玻璃需要多少元。
【详解】3.2×1.2×12.5
=(0.4×8)×1.2×12.5
=0.4×1.2×(8×12.5)
=0.48×100
=48(元)
答:买这样的一块玻璃需要48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与小数的乘法计算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这块长方形玻璃的面积。
25.18根
【分析】假设买了x根小绳,每根小绳6元,花费6x元。一根大绳28元,则一共花费(6x+28)元。王老师共花了136元,据此可列方程为6x+28=136。
【详解】解:设买了x根小绳。
6x+28=136
6x+28-28=136-28
6x=108
6x÷6=108÷6
x=18
答:王老师买了18根小绳。
【点睛】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据此列出方程,再根据等式性质1和等式性质2解方程即可。
26.9元
【分析】设香蕉每千克x元,5千克香蕉5x元;草莓每千克12元,3千克草莓是:12×3元;每3千克草莓和5千克香蕉一共用了81元,即草莓单价×3+香蕉单价×5=81,列方程:12×3+5x=81,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香蕉每千克x元。
12×3+5x=81
36+5x=81
5x=81-36
5x=45
x=45÷5
x=9
答:香蕉每千克9元。
【点睛】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键,设出未知数,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
27.(1)6;
(2)37.2;
(3)在4月7日6:00~12:00下降得最快,在4月8日18:00~4月9日18:00比较稳定。
(4)人体的正常温度
(5)好转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护士在6:00、12:00、18:00给病人量体温,也就是每隔6时量一次体温。
(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病人4月9日12:00的体温是37.2℃。
(3)要看这个病人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就是哪段折线最陡。要看这个病人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就是哪段折线最平稳。
(4)图中的横虚线是37℃,表示人体的正常温度。
(5)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病人的体温趋于稳定,且在37℃左右,不再高烧,病情好转了。
【详解】(1)12:00-6:00=6(时)
护士每隔6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4月9日12:00的体温是37.2℃。
(3)这个病人在4月7日6:00~12:00下降得最快,在4月8日18:00~4月9日18:00比较稳定。
(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人体的正常温度。
(5)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好转了。
【点睛】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