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2023-2024高三教学质量统测试卷(24-360C)语文
阜阳市2023-2024高三教学质量统测试卷(24-360C)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阜阳市2023-2024高三教学质量统测试卷(24-360C)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答案联动网
阜阳市2023-2024高三教学质量统测试卷(24-360C)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既描摹了刘朝英在书斋中刻苦夜读的情景,又写出了有古琴作陪的雅趣。B.颔联指出圣门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但让人忧愁的是求道者脚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学间功,这是诗人对刘韩英的担忧。C.尾联告诫刘朝英,要以圣道为心,不要因沉迷功名而虚耗人生,可谓推心置腹、语重心长。D.杨诗造语力求平易浅近,如本诗中的“莫笑”“不应”,近于口语,如话家常。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选角巧妙,通过“她”的视角,来透视“他”的故事,既真实地展示了“她”的心理,又客观地表现了“他”的形象。B.小说没有说出男女主人公的名字,而是用“她”和“他”进行区分性别的指称,让人物形象更具普适性,让读者有真切的代人感。C.小说刻画人物手法多样。最主要的是心理描写,所占篇幅很大,刻画细腻精准;还有动作、外貌、神态、语言等描写也很成功。D.小说叙事细腻,情节波澜选起,感染力强;展示的中心事件既关乎小家庭,又牵涉大社会,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8.小说中“鼾声”在文中多次出现,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征曾恳请唐太宗让自己做良臣而非忠臣,唐太宗询问良臣与忠臣的区别,魏征援引古例解释二者的不同。B.魏征虽然平时不熟悉法律,但依据情理的原则,为尚书省处理久拖不决的案件,人人都心悦诚服。C.魏征被提拔为左光禄大夫、郑国公,他以生病为由提出辞职,态度坚决,最终被改任他职,负责门下省事务。D.苏洵高度肯定魏征,并且强调之前的谏臣在进言理政方面没有谁能比得上他,根本原因是魏征掌握了劝谏的方法,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