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语文
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答案联动网
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首、尾,杜继宏两次“哭”的细节描写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前者是对师父被害的悲愤,后者则是对师父的感激与缅怀。B.小说“起”于徒弟杜继宏发暂抓住逃犯老班,让师父了却心愿,“终”于抓住了老班实现了师父的心愿,首尾呼应,结构圆合。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便于打破时、空限制,全景式展现人物活动,而且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D.小说中的老班形象比较丰满,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罪犯,又是个舍不下母亲的孝子,更是个懂得感恩、知错能改的人。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里仁篇》孔子以对待大义和利益的不同认识表现君子、小人不同的两句话是“,”(2)(将进酒》以乐观自强的口吻,肯定自我人生的诗句是“.”(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两句,一开篇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测画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B.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文章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C.乙文中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孟子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述,并借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D.两篇选文体现出孟子长于说理,善于论辩,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学说的德政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