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2(含解析)

京改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2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种非晶体物质 B.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 该物质的熔点是48℃ D. 加热6min后该物质全部熔化
2.(3分)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 )
A. 是会聚光束 B. 是发散光束
C. 是平行光束 D. 比原来的光束变得会聚些
3.(3分)以下物态变化中,有一个过程与其他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或放热情况都不同的是
A. 夏天从冷藏室拿出的易拉罐外面出现水珠
B. 樟脑丸放在衣柜中变小
C. 铁块在炼钢炉中熔化的过程
D. 湿衣服变干
4.(3分)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为600r/min,则在每秒钟内,汽油机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
A. 300次 B. 600次 C. 10次 D. 5次
5.(3分)如图小球沿光滑轨道由A滚动到D(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D处的动能 B. 小球在A处的动能小于D处的动能
C. 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C处的机械能 D. 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等于C处的机械能
6.(3分)下列最有可能是近年来全球暖化增强的主要原因( )
A. 被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B. 被大气反射到太空的太阳辐射增加
C. 被大气吸收的地表辐射增加 D. 被地表反射到太空的太阳辐射增加
7.(3分)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光学器材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幻灯机 D. 潜望镜
8.(3分)下列行为中,不符合“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要求的是( )
A. 将废旧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旧回收站
B. 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
C. 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设置过低
D. 尽可能将洗衣服后的废水集中起来冲洗厕所
9.(3分)下列一些物理量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滨海县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 B. 考生步入考场的速度约为
C. 我们教学楼每一层楼高约为 D. 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
10.(3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具,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1.(5分)释放化学能的过程不断地发生在你的体内。食物也是一种“燃料”,营养成分在人体细胞里与氧结合,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这种过程没有火焰,但化学能同样可以转化为内能,因此,人的体温保持在左右。人能进行机械运动,说明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还可以转变为人的 ______能;另外,人体内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所以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还可以转变为 ______能。
12.(1分)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____.
13.(2分)“光年”是表示______的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14.(5分)中考时节,栀子飘香。校园里沁人心脾的栀子花香说明了___________;我们观察到栀子花是白色的,因为栀子花____白光。选填“折射”“反射”“吸收”
15.(2分)王磊家最近开通了天然气,细心的他发现同样条件下烧开同一壶水比过去用液化气所用时间短了,这主要是由于两种燃料的______不同;若现将初温为的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需要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6.(10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



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时间
温度
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
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四 、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7.(10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右侧焦点上,请把光路补充完整。
五 、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8.(10分)[新华社龙川(朝鲜)4月24日电]4月22日,在龙川郡火车站,有两列分别装有硝酸胺和燃油的列车发生剧烈爆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调查,两列火车因撞车导致铁道边的电线杆倒下,电线发生短路产生的电火花引起硝酸胺和燃油爆炸.
资料:硝酸胺(硝胺),一种常用化肥,化学式:NH4NO3(含氮约35%).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
燃油,主要有汽油和柴油等,常温下呈液态,属碳氢化合物,易燃烧.主要用作汽油机和柴油机等内燃机的燃料.
(1)在硝酸胺和燃油的爆炸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形式的能量转化?
(2)你所理解的“短路”是什么含义?
19.(10分)图是小芳眼睛成像情况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添加光学元件,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0.(10分)如图所示为一辆“东风”运油车,车自身质量,设计最高时速,该车以的牵引力沿平直路面匀速行驶,运油车全部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取。通过计算回答:
该运油车行驶用的最少时间?
此时运油车对路面的压强多大?
该运油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C、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48℃,故A错误,C正确.
B、分析图象可知,CD段已全部变为液态,继续吸热升温,故B错误.
D、由图知,第6分钟时,该物质仍处于熔化过程,到第10分钟完全熔化完,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解:题目中对这束入射光没有说明其特点,所以入射光不能确定:
若入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则折射光线是平行光;
若入射光线是平行光或是会聚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形成会聚光束;若是发散程度较小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也有可能形成会聚光束;
若入射光线是发散程度很大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会聚后,其折射光线有可能仍是发散光束.
由于入射光线的情况不确定,所以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的情况也不能确定,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但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经过凸透镜会聚后的折射光束一定会比原来的入射光束要会聚一些.
故选D.
3.【答案】A;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及吸热和放热情况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A.夏天从冷藏室拿出的易拉罐外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B.樟脑丸放在衣柜中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C.铁块在炼钢炉中熔化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
D.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因是吸热过程,是放热过程,则与其他三个不同。
故选:。
4.【答案】D;
【解析】解: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动2周,做功1次;
飞轮转速为600r/min,=10r/s,所以可以完成5个工作循环,做功5次;
故选D.
5.【答案】D;
【解析】解:A、B、小球在A、D两处不知道速度的大小,无法判断动能的大小,故A、B错误;
C、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没有摩擦,所以机械能守恒,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近几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温室效应加剧造成的,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
故选C.
7.【答案】B;
【解析】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在U<f时,通过凸透能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A不符合题意;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以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B符合题意;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解析】解:
A、将废报纸、饮料瓶等送到废品收购站可以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A做法正确;
B、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会造成木材的浪费,B做法不正确;
C、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即对身体不好,并浪费了能源,C做法正确;
D、用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可以节约水资源,D做法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析】解:、滨海县夏季的平均气温约为,故错误;
、考生步入考场的速度约为,故错误;
、教学楼每一层楼高约为,符合实际,故正确;
、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故错误。
故选:。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10.【答案】B;
【解析】解:A、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B.
11.【答案】机械 电;
【解析】解:食物也是一种“燃料”,食物在体内“燃烧”时,一部分可用来维持体温,即食物提供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内能;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还可以转化为人的机械能为人跑步、行走提供动力;因为人体内还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所以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还可以转化为电能。
故答案为:机械;电。
食物为人类提供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和电能。
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内能量的转化,难度不大。
12.【答案】70°;
【解析】解:∵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0°
∴==0°,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0°;
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时,
=20°
∴==20°,
∴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20°=70°.
故答案为:70°.
13.【答案】长度; 3×108m/s;
【解析】解:“光年”是表示长度的单位,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故答案为:长度;。
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它是由时间和速度计算出来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应理解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应熟记。
14.【答案】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反射;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扩散现象和物体的颜色。
扩散现象:互相接触的物体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

校园里沁人心脾的栀子花香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我们观察到栀子花是白色的,因为栀子花反射白光。
故答案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反射。

15.【答案】热值,$5.04×10 ^{5}$;
【解析】解:烧开一锅水比过去他们家用液化气所用的时间少了,是因为天然气的热值高;
水吸收的热量:

故答案为:热值,。
烧开一锅水比过去他们家用液化气所用的时间少了,就说明天然气的热值高,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液化气,天然气燃烧放热多;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该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热值、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要记住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16.【答案】;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如图:

;
【解析】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分析出表格中错误的数据;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进行判断即可;首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此题“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及液体沸腾条件的分析,是热学的重点实验,应注意掌握。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判断第的温度是不正确的;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如图:。
17.【答案】解: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射向焦点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F,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经凸透镜再次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
【解析】
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关系是:平面镜过凸透镜的焦点垂直主光轴放置;
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对于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恰成为过凸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8.【答案】答:(1)在硝酸胺和燃油的爆炸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短路”的含义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正极流向负极.;
【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硝酸胺和燃油的爆炸过程中,化学能会转化为内能,知道短路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19.【答案】解:由图可见,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小芳的眼睛是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矫正,如下图:
;
【解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20.【答案】解:(1)由v=得该运油车所用的最短时间:
t===0.5h;
(2)车的重力:
G =mg=6000kg×10N/kg=6×104N,
因为运油车在水平路面上,
所以对水平路面的压力F=G=6×104N,
此时运油车对路面的压强:
p===2×105Pa;
(3)行驶距离s=40km=4×104m,
牵引力做的功:
W=F牵s=1.0×104N×4×104m=4×108J。
答:(1)该运油车行驶40km用的最少时间为0.5h;
(2)此时运油车对路面的压强为2×105Pa;
(3)该运油车的牵引力做了4×108J的功。;
【解析】
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该运油车行驶用的最少时间;
运油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总重力,利用求出,再利用计算此时运油车对地面的压强;
利用计算该运油车的牵引力做的功。
该题考查了速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功的公式的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关键是知道运油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车和油的总重力。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