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初中目标考点测评(十二)语文
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初中目标考点测评(十二)语文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初中目标考点测评(十二)语文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答案联动网
江西省2024届九年级初中目标考点测评(十二)语文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王维去世之后,非常喜欢诗人的代宗皇帝让诗人弟弟王缙搜寻其诗。当时身为宰相的王缙回奏:经过诸多变故,特别是“安史之乱”后,兄长诗作已经十不存一。这是怎样的概念?王维现存有四百多首诗,如果按此推算,他当年的创作总量应该在四千首左右,①。唐代诗歌创作总量最多的是白居易,他不仅创作时间长,而且为诗疯魔。即便如此,也不过写了两千八百余首。北宋第一高产诗人苏轼所存诗作两千七百多首,词三百五十多首,文章四千八百余篇,已经是相当惊人的了。王给的说法显然有点夸张,因为当时诗人离世并不太久,更没有经过苏东坡那样的大跌宕,②。但从另一方面看,他苦心经营多年,被描述为“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的“桐川别业”,尚且可以舍弃。生性淡泊、冷寂的王维,或许对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积存,③。他信佛习禅,讲顿悟,其特征都是少与简。对佛教经典的精心研究,可能使之抵达此种境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南匈奴单于希望与汉朝合力讨伐北匈奴让南北匈奴合并为一国,使汉朝长久没有北方边患之忧。B.窦太后打算同意北征,尚书宋意却认为应许南匈奴的请求是放弃安全而走向危险境地。C.对于出征讨伐匈奴之事,司徒袁安、司空任不惧危险据理劝谏,前后上书近十次D.实宪将要出征讨伐匈奴时,侍御史鲁恭上书谏言在章帝居丧期间出兵不符合天意民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庸》中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体现了“尚中致和“的审美思想。B康文人重视文艺的教化作用,提倡“折中两端”的中和之美,不再把“温柔敦厚”作为审美追求。C.中西古代美学都进“和”,西方强调”多样统一",中国则强调两种对立审美要素的“持两用中”。D.中和理论强调率物对立面双方保持一种最佳的关系状态,具有浓厚的辩证性和人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