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3-2024学校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章 声现象 模拟训练 (有答案)
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随堂练习01
(范围:1.1~2.1,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小红同学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是由管内棉花振动产生的
B.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小
D.哨音跟小红说话的声音的音色相同
2.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切断番茄植株的茎”实验,来测试植物是否会“尖叫”,发现人耳倾听时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次声 B.响度很大的次声 C.响度很小的超声 D.响度很大的超声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医用B超诊断仪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①②⑤⑥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4.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起源上古时期,人们用于狩猎,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获得食物。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主要是模仿动物声音的( )
A.声速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5.男低音歌唱家大声独唱,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为他伴唱,则两位歌唱家的声音特征分别对应下列波形图组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A. B. C. D.
6.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磐,亦传至东亚其他地区。现有四个编钟,
如图所示,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当发出的声音时,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时显示出对应波形图,则下列关于敲钟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
B.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
C.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
D.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
7.深夜,非法改装的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市交警部门查获后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阳台的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中考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8.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产生不需要物体的振动 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
C.次声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D.次声波的频率太低,人听见会感觉很刺耳
9.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水比0℃的冰温度高 B.0℃的冰比0℃的水更冷
C.0℃的水和0℃的冰的冷热程度一样 D.水和冰的状态不一样,无法比较冷热程度
10.下列温度数据中,与事实经验不符的是( )
A.夏天冷水的温度大约为5℃ B.人的体温大约是36.5℃
C.洗澡热水的温度大约为40℃ D.水沸腾时的温度不一定为100℃
11.关于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 B.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完全相同
C.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都不同 D.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结构不同
12.一支体温计示数为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温度,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对甲、乙两病人体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38℃,乙:39℃ B.甲低于38℃,乙:39℃
C.甲不高于38℃,乙:39℃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3.关于声音的说法,请根据你所学知识作出评判。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这一看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这一看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4.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员要根据需要时而用力,时而轻柔的演奏,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1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声如洪钟、②脆如银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⑥尖声尖叫、⑦闻其声而知其人、⑧引吭高歌。这些词语中描述声音音调的是: ,描述声音响度的是 ,描述声音音色的是 。(填序号)。
16.国庆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去山区旅行,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鸣笛4s后小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 m,
鸣笛处汽车离高山有 m。
17.实验室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0℃;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80℃。则该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实际温度为60℃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
18.现有常温下为液态的甲、乙两种物质,如图分别是两种物质的体积﹣温度图像, (均选填“甲”或“乙”)物质可作为测量沸水的温度计的感温液体, 物质可作为北极科考站的温度计的感温液体。若选用相同体积的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温度计甲、乙,温度每升高1℃,感温液体上升相同高度,那么 温度计的细玻璃管稍小。
19.下图中的。甲图是小刚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的情形
(1)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错误
①测量时, 碰到了烧杯底;
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 ;
(2)同学指出他的问题后小刚立即纠正了错误,他用温度计分别测得两种物体的温度如图乙和丙所示,乙所示温度是 ℃,丙所示温度是 ℃。
20. 如图所示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B处(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共18空,每空2分,共36分)
21.学习声音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杰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弦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杰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杰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
(2)小杰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改变琴弦的 从而改变声音的 。
(4)请你将小杰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增加 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的琴弦。
(5)据此可知,弦乐器的音调的高低是可以调节的,当弦越紧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当弦越粗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
22.小明和小华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时,会看见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 把乒乓球弹起,如果将甲、乙两组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则实验 [选填“(甲)”或“(乙)”或“(甲)和(乙)都”]不能完成。
(2)如图丙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随着瓶内的空气逐渐减少,小华听到手机声音的音调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实验 (选“能”或“不能”)直接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为了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a、如图丁所示,小华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 。
b、保证钢尺振动的 相同,改变 ,再做几次实验。
c、该实验可以探究声音的 和 的关系。
d、小华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过程中,还发现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明显变大,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
A.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B.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两次实验没有控制钢尺振动快慢相等 D.两次实验没有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相等
e、小华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振动速度与钢尺均相同时,但听到的声音却有些不同,主要差异是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所示,小红同学自制了一个小乐器: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哨音是由管内棉花振动产生的
B.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
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小
D.哨音跟小红说话的声音的音色相同
2.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切断番茄植株的茎”实验,来测试植物是否会“尖叫”,发现人耳倾听时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C )
A.响度很小的次声 B.响度很大的次声 C.响度很小的超声 D.响度很大的超声
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医用B超诊断仪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①②⑤⑥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4.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起源上古时期,人们用于狩猎,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获得食物。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主要是模仿动物声音的( C )
A.声速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5.男低音歌唱家大声独唱,女高音歌唱家轻声为他伴唱,则两位歌唱家的声音特征分别对应下列波形图组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C )
A. B. C. D.
6.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磐,亦传至东亚其他地区。现有四个编钟,
如图所示,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当发出的声音时,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时显示出对应波形图,则下列关于敲钟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
B.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
C.敲甲编钟用力最大,丁编钟有裂痕
D.敲丙编钟用力最大,乙编钟有裂痕
7.深夜,非法改装的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市交警部门查获后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D )
A.阳台的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中考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8.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次声波产生不需要物体的振动 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
C.次声波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 D.次声波的频率太低,人听见会感觉很刺耳
9.0℃的冰和0℃的水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0℃的水比0℃的冰温度高 B.0℃的冰比0℃的水更冷
C.0℃的水和0℃的冰的冷热程度一样 D.水和冰的状态不一样,无法比较冷热程度
10.下列温度数据中,与事实经验不符的是( A )
A.夏天冷水的温度大约为5℃ B.人的体温大约是36.5℃
C.洗澡热水的温度大约为40℃ D.水沸腾时的温度不一定为100℃
11.关于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 B.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完全相同
C.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都不同 D.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结构不同
12.一支体温计示数为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甲、乙两个病人的温度,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8℃和39℃,则下列对甲、乙两病人体温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甲:38℃,乙:39℃ B.甲低于38℃,乙:39℃
C.甲不高于38℃,乙:39℃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3.关于声音的说法,请根据你所学知识作出评判。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这一看法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这一看法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4.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音调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员要根据需要时而用力,时而轻柔的演奏,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响度 .
15.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声如洪钟、②脆如银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⑥尖声尖叫、⑦闻其声而知其人、⑧引吭高歌。这些词语中描述声音音调的是: ②⑥ ,描述声音响度的是 ①③⑤⑧ ,描述声音音色的是 ④⑦ 。(填序号)。
16.国庆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去山区旅行,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公路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鸣笛4s后小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小明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 640 m,
鸣笛处汽车离高山有 720 m。
17.实验室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0℃;在测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80℃。则该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35 ℃,实际温度为60℃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56 ℃。
18.现有常温下为液态的甲、乙两种物质,如图分别是两种物质的体积﹣温度图像, 乙 (均选填“甲”或“乙”)物质可作为测量沸水的温度计的感温液体, 甲 物质可作为北极科考站的温度计的感温液体。若选用相同体积的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温度计甲、乙,温度每升高1℃,感温液体上升相同高度,那么 乙 温度计的细玻璃管稍小。
19.下图中的。甲图是小刚用温度计测温度时的情形
(1)请指出他在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两个错误
①测量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 碰到了烧杯底;
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 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
(2)同学指出他的问题后小刚立即纠正了错误,他用温度计分别测得两种物体的温度如图乙和丙所示,乙所示温度是 —22 ℃,丙所示温度是 38 ℃。
20. 如图所示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气体 (选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 B处(选填“<”“=”或“>”);
三.实验探究题(共18空,每空2分,共36分)
21.学习声音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杰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调?在认真观察弦乐器之后,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长短有关; ②乐器的音调跟弦的松紧有关; ③弦乐器的音调跟弦的粗细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杰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将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绕结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几个砝码,使它在桌面上拉紧,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就可以听见弦发出的声音。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A、B间的距离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A、B间的距离越长,音调越低。
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弦乐器的音调跟弦长短之间的关系,
(1)小杰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根弦,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 低 。
(2)小杰实验过程中,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A、B之间的距离,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3)小提琴演员演奏时,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动,这样做的作用是改变琴弦的 长短 从而改变声音的 音调 。
(4)请你将小杰他们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猜想③的实验:增加 粗细 不同但长度、材料与实验中弦一样的琴弦。
(5)据此可知,弦乐器的音调的高低是可以调节的,当弦越紧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高 ;当弦越粗时,弦发出的音调越 低 。
22.小明和小华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会看到乒乓球被弹开,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时,会看见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如果将甲、乙两组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则实验 乙 [选填“(甲)”或“(乙)”或“(甲)和(乙)都”]不能完成。
(2)如图丙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随着瓶内的空气逐渐减少,小华听到手机声音的音调 不变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此实验 不能 (选“能”或“不能”)直接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为了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a、如图丁所示,小华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 快慢 。
b、保证钢尺振动的 幅度 相同,改变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再做几次实验。
c、该实验可以探究声音的 音调 和 频率 的关系。
d、小华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过程中,还发现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明显变大,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D 。
A.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B.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响度越大
C.两次实验没有控制钢尺振动快慢相等 D.两次实验没有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相等
e、小华换用塑料尺做此实验,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振动速度与钢尺均相同时,但听到的声音却有些不同,主要差异是 音色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