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浙江卷历史试题查看

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浙江卷历史试题,目前2024高中卷子答案已经汇总了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浙江卷历史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2024高中卷子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考题多为《主圣臣赞诗》《二仪合德诗》等,且多出自儒家经典论著中。赵宋代周而起,除重建国家制度等要务以外,弘扬士德、改变士风也是当务之急。太宗变革科举制度,使之成为改变士风的重要手段,“以儒立国”之气象昭然显现。—摘编自诸葛忆兵《论北宋初期科举制度之演变》材料二辽朝取得燕云十六州后,于会同元年(938年)效仿唐朝,率先在当地实行科举取士。对儒家文化深感兴趣的辽圣宗,于统和六年(988年)遍设府州县学的同时,将科举制推向辽朝全境,并把贡院从南京(今北京)迁至上京临潢府,管理范围也扩至辽朝全境。统治者担心让契丹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会影响契丹族历来强调的尚武骑射精神,故从设立科举之初就严禁契丹族士子以及辽朝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只允许汉族以及汉化程度较深的渤海族粟末革末羯士子参加科举考试。因此,虽辽朝拓展了科举取士的地域范围,但是科举并未成为辽朝大多数少数民族士子入住的途径,进士在官僚阶层中所占的比重是有限的。正如有学者称:“在《辽史》中有传或有附传的人,共计272人,其中出身进士者仅22人。”一摘编自李兵《辽金元科举制度的创新及其政治文化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太宗科举制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代科举制改革的影响。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