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试题核对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试题,目前2024高中卷子答案已经汇总了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2024高中卷子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注】①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竞嚼齿吞舌,不屈而死。1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年华老去,却只能“卧泽中”,一个“卧”字形象写出诗人闲置家中的情形。B.领联上句一个“人”字写出困厄的时间之长,下句一个“空”字突出了殊死抗敌的悲壮。C.领联引用苏武和张巡两个著名忠君爱国者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的抗金报国之心天地可鉴,至死不改。D.颈联实写春雨中春草茂盛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营造出~种破败然而生机盎然的氛围。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是陆游另一首《书愤》的尾联,请比较这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法和所抒情感上的不同。【答案】15.D16.(1)在抒情手法上,本诗尾联直抒胸臆,直点主题:另一首尾联以典明志,抒情较为委婉。(2)在所抒情感上,(两首诗都表达了坚持北伐抗金的爱国热情,)不同的是本诗蕴含了年华易逝、山河未复的悲愤,另一首诗则用歌颂先贤忠心伟业,暗含对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的贬斥。【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D.“实写”错误。颈联中,上林苑是汉时旧苑。它和“洛阳宫”,在这里都是用来代指皇宫所在之地。作者闲居家中,也未去过汉时的上林苑和唐朝的洛阳宫,这只是作者的一种想象,故此处应为虚写。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歌抒情方式以及思想情感的能力。先看另一首《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使用诸葛亮的典故,诸葛坚持北伐,鼠“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该联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再看这首诗歌:“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意思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我的壮心并没有同年岁一起衰老消亡,纵然死我也能做鬼中雄杰英明流芳。词人以此表明自己年华虽逝,而壮心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