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同步练习(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分)
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雷雨天,总是先听到雷声,稍后才能看到闪电
B.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C. 弹奏吉他时,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是要改变弹奏的响度
D. 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2.(3分)下列实例中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 B. 利用超声波碎石
C.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D.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3.(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B. 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
C. 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 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3分)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 )
A. “B超”声波的频率很高
B. “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 “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 “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5.(3分)噪声是当个世界四大污染之一,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
A. 频率 B. 能量 C. 速度 D. 音色
6.(3分)下列事例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是
A.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
B.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7.(3分)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有很多实际应用,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A. 倒车雷达 B. 声呐测距离
C. 超声波清洗机 D. 利用“超”检查身体
8.(3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9.(3分)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 可见光不是电磁波
D.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10.(3分)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期间全国上下要燃放大量鞭炮,气氛甚是热烈据报道由此引发的大大小小火灾甚多,造成损失很大,国家提倡要改良。今年小军同学放假回家,先到网上下载了别人录制好的鞭炮声到盘,到时插到身边听音乐用的随身听上播放,呵呵这电子鞭炮声效果妙极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保证了声音音色的逼真 B. 可随意调节声音响度到最合适
C. 轻松避免了火灾,不留垃圾,更加环保 D. 使声能转化成电能
11.(3分)下列对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B.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 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 摩托车上安有消声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2.(4分)爬雪山的登山运动员严禁高声喊叫,其原因是防止声波传递 ______ 引起雪崩.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这主要运用了声音能传递 ______ .
13.(4分)打雷时,我们知道可能要下雨了,这表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______。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这表明声波能传递______。
14.(4分)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 ______ 。
15.(4分)利用声波的“疏部”和“密部”在某些条件下会相互抵消的原理,科学家正以______的方法开发出一种新的反噪声技术,这种方法称作______技术。目前,人们已利用此技术消除空调器、大功率冰箱及汽车发动机等所产生的噪声。
16.(4分)听诊器是利用了声能传递 ______;发声的扬声器旁的蜡烛火焰飘动,说明声能传递 ______。
17.(4分)声作为一种波,既可以传递______,又可以传递______。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8.(6分)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所示: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
探 究 内 容 “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______
做 法 ______ ______
观 察 内 容 ______ ______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
19.(6分)同学王某春节放爆竹将自家的玻璃窗震破了,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0.(12分)[偏难]一次小明和同学看见闪电后又过4s听到了雷声,小明观察了温度计,此时温度为 ,小明查到了“声速与气温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则:
(1)打雷处离他们大约多少米?
(2)小明测得某一障碍物离他173m,发出的声音经过1s所到了回声,请你利用声速与气温的关系图,求出当时的气温。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
B、当声音从空气中传入水中时,声音的速度变大,音调不变。故B错误;
C、弹奏吉他时,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是要改变弹奏的音调。故C错误;
D、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传播最快的是固体,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声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2.【答案】B;
【解析】解:、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不合题意;
、利用超声波碎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符合题意;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不合题意;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不合题意。
故选:。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3.【答案】B;
【解析】解:
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故A错误;
B、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吉他能发出声音是由于弦在振动,故B正确;
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
故选:。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本题几乎考查声现象所有的知识点,综合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B;
【解析】解:目前有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噪声发电的装置,这种装置一定利用了噪声的能量发电,故正确、错误。
故选:。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本题考声音的利用,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解:、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故选:。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该题考查的是声的利用,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声波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
7.【答案】C;
【解析】解:、倒车雷达、声呐测距离、利用“超”检查身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不符合题意;
、超声波清洗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符合题意。
故选:。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也可以传递能量。
能够分辨声音传递信息和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
8.【答案】A;
【解析】解:
A、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敲鼓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B错误;
C、图中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
D、图中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D错误。
故选:。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掌握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掌握转换法在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响度和振幅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解决此题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
9.【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波的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以及电磁波的传播和应用,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波长无关;
电磁波包括短波、中波、长波、微波、光波、各种射线等;
移动电话就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
B.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波长无关,所以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错误;
C.光属于电磁波,可见光当然是电磁波,故错误;
D.手机既可以发射电磁波,也可以接收电磁波,故正确。
故选。
10.【答案】D;
【解析】解:
、由题知,燃放大量传统鞭炮时,引发的大大小小火灾甚多,造成损失很大,而电子鞭炮可以避免火灾、无污染,且音色逼真、音量可以自由调节,故ABC正确;
D、电子鞭炮发声时消耗电能,得到了声能,即将电能转化成声能,故D错误。
故选:。
电子鞭炮的好处:音色逼真、音量可以自由调节、避免火灾、无污染。
电子鞭炮声将电能转化为声能。
本题以清明节燃放鞭炮为背景,考查了声音的特征、环境保护、能量转化等知识,通过此题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的教育。
11.【答案】B;
【解析】解:
A、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本选项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本选项正确;
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本选项错误;
D、摩托车上安有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中减弱噪声,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①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③利用回声可以探测海底的深度;
④防止噪声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此题综合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止噪声的途径、声音与信息等知识,题目的难度不大,将基础知识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在一起即可.
12.【答案】能量;信息;
【解析】解:爬雪山的登山运动员严禁高声喊叫,其原因是防止声波传递能量,容易引起雪崩;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这主要运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的特点.
故答案为:能量;信息.
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超,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来临等;声音还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清洗精密机械,超声碎石等.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声波有传递信息与能量的特性,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3.【答案】信息 ; 快 ; 能量 ;
【解析】解:
根据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可知: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比如:根据雷声就可以判断要下雨,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根据传播速度表可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米秒,光的传播速度是米秒,那么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快;能量。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光在空气的速度大约,而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故在发生闪电时,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
该题考查了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光速比声速快,会利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4.【答案】能量;
【解析】解:超声波型加湿器就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这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超”等;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基础题。
15.【答案】以声消声 ; 有源消声 ;
【解析】解: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假如甲声源传来的“疏部”和乙声源传来的“密部”恰好同时到达某点,它们就会相互抵消,那么在这里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据此科学家以以声消声的方法开发出一种新的反噪声技术,这种方法称为有源消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消除空调器、大功率冰箱等所产生的噪声。
故答案为:以声消声;有源消声。
根据“以声消声”的含义:就是让两种声波的密部与疏部相抵达,如果波长一样就没有声音。
该题考查声音的综合利用,注意采用“以声消声”时这两个声波的频率和振幅必须相同,相位必须相反,才会以声消声。
16.【答案】信息 能量;
【解析】解: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探查人体内部信息;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利用等,属声学基础题,难度不大。
17.【答案】;
【解析】解:声可以传递信息: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肺的工作状况;雷声预示着可能下雨。
声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空气加湿器;超声波碎石。
故答案为:信息;能量。
声音的利用包括声可以传递信息和声可以传递能量。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与信息,以及声音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
18.【答案】3cm 轻拍塑料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
【解析】解:
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 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
做 法 轻拍塑料膜 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 察 内 容 烛焰是否摆动 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要保证: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拍塑料膜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轻拍塑料膜和重拍塑料膜,使塑料膜振幅不同,观察烛焰摆动幅度。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此题是开放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实验的掌握情况。在描述实验过程时,语言一定要准确,对于涉及多变量的,还需要按照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进行描述。用钢锯条可设计很多与声现象有关的实验,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等。
19.【答案】解:王某春节放爆竹将自家的玻璃窗震破了,这一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解析】声音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20.【答案】(1)1360m (2)25℃;
【解析】(1)由图知,温度是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40.0m/s,由 可得,打雷处与他们的距离s=vt=340.0m/s×4s=1360m。
(2)经过1s听到了回声,则声音传播到障碍物所用的时间 , 此时声速
,根据声速与气温的关系图可知,当时的气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