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暑假知识点预习(四)电荷电流与电路(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暑假知识点预习(四)
电荷,电流与电路
【知识点1:两种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两种电荷: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用丝绸摩擦过得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毛皮摩擦过得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从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还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1. 小明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这三个实验不能说明的是(图中箭头表示棒的旋转方向)( )
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玻璃棒和橡胶棒带异种电荷
C. 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等量的电荷
D.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带电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小球( )
A. 带负电 B. 带正电 C. 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D. 无法判断
3. 如图,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 (选填“电”或“磁”)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4. 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5. 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知识点2:原子的结构与摩擦起电】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摩擦起电的原因:当两个物体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失去电了,因缺少电了而带正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因多余电了而带等量的负电。 物质构成相同的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是不可能带电的。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注意: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6. 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_____(选填“有”或“没有”)更精细的结构;若该原子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将带正电.
7.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
A. 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B. 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C. 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 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8. 下表是研究摩擦起电时得出的物体带电次序,表中任何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次序在前的带正电,次序在后的带负电。
(1)由表中可知玻璃与石棉摩擦后,石棉将带 电。
(2)木棉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比羊毛 。
(3)由表中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玻璃和尼龙摩擦后二者的带电情况。
9. 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禁止放易燃物品 B. 禁止梳头 C. 禁止吸烟 D. 熄火加油
10. 如图所示是加油站、化工厂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其金属底座与大地相连通,司机或工人用手触摸顶端金属球清除身体上的静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带的电荷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B. “除电”时,人体、金属球、大地都是导体
C. 若人体带有正电,“除电”时是正电荷从金属球流向大地
D. “静电”消除后,人体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
【知识点3: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休。举例:金属、人休、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休。 举例:橡胶、陶瓷 、塑料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有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电子)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能变成导体,如玻璃加热后能导电。
11.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塑料安全帽 B. 布手套 C. 橡胶鞋 D. 钢尺
12. 通常情况下,下列都属于导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铁、铜、大地、食盐水 B. 铝、石墨、陶瓷、铅
C. 水银、锡箔、橡胶、镍 D. 铜、塑料、人体、黄金
13. 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 )
A.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 B.A、B、D是导体,C是绝缘体
C.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 D.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
14. 一般情况下,下列物体:①橡皮擦 ②铅笔芯 ③塑料尺 ④钢尺 ⑤盐水 ⑥食用油,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___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
__________.(只填序号)
15. 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珠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 ;现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 。
【知识点4:电流】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电荷定向流动时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路接通时,电源外部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的,电源内部电流是由负极到正极.
16.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 只有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 只要导体中有电荷就能形成电流
D. 金属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17. 夏天是雷电高发季节,为避免高大建筑物遭受雷电的破坏,常在建筑物的顶端安装避雷针,并用粗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当一大片带负电的云接近建筑物时,云层中的负电荷通过避雷针经金属线导入大地,则此时金属线中的电流方向是从
__________流向
__________.(选填“云层”或“大地”).
18. 从显像管尾部的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高速撞击到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光,则该电子束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流向____.
19.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A.电流方向由A到B
B.电流方向由B到A
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D.始终无电流
20.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形状闭合后,灯丝中的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是从 .(选填“从A到B”或“从B到A”).并画出其电路图.
【知识点5:电路的构成与电路图】
电路的构成:电路一般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其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工作时,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用来传输电能.
用电路元件符号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常见元件符号:开关:电池:灯泡:电动机:交叉相连的导线;
21. 如图所示是各种不同电路器件的实物图片,属于用电器的是
A. 电热驱蚊香 B. 电池 C. 空气开关 D. 输电线
22. 关于电路中的各种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和各种电池都是电源
B. 用电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C.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电路中没有开关也可以
D. 导线通常由绝缘外皮和金属内芯组成
23. 如图为宾馆房间的取电房卡。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___________。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_____;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___________。
24.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5. 如图所示实物图中,与实物对应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知识点6: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断路:电路中某处被切断 ,不会有电流通过。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电源被短路,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可能把电源烧坏,甚至引起火灾,所以这样连接是不允许的。
2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能够发光的是( )
A. B. C. D.
27. 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安装了定时炸弹,其引爆装置如图所示,起爆前定时开关S是闭合的,当设定起爆时间一到,定时开关S会自动断开.为使引爆装置停止工作,拆弹专家应在图中 (填“a”或“b”)处剪断导线.拆除前起爆器上 (填“有”或“没有”)电流通过.
28. 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会使电源短路的是( )
A. B. D.
29. 晓泉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 1和S 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亮,电铃响
B. 小灯泡亮,电铃不响
C. 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D. 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
30.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1、S
2均闭合后,则( )
A. L1、L2都能发光
B. L1、L2都不能发光
C. Ll能发光,L2不能发光
D. Ll不能发光,L2能发光
参考答案
1、C 2、 B 3、电;同种;排斥 4、B 5、C 6、负;有;失去 7、A 8、(1)正;(2)强;(3)能。
9、B 10、B 11、D 12、A 13、C 14、②④⑤;①③⑥. 15、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红炽状态下的玻璃珠是导体. 16、D. 17、大地,云层. 18、荧光屏;阴极. 19、B
20、从A到B;
21、A 22、D 23、开关 用电器 电源 24、C 25、A 26、C 27、a,没有 28、D 29、B
3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