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实验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实验学校初中部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和平年代的英雄,世界上最帅的“逆行者”消防员如图,一身装备重量相当于一名岁儿童的体重,据此可知消防员一身装备的重力约为( )
A.
B.
C.
D.
2. 修理汽车的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就很容易拧开。这主要是改变下面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 )
A. 力的作用点
B. 力的大小
C. 力的方向
D. 力的单位
3. 朵拉很喜欢羽毛球,如图是朵拉在打羽毛球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拍击打羽毛球的过程,球拍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球拍没有力的作用
B. 球拍击打羽毛球的过程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球离开球拍后继续往前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 球离开球拍后,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4.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如图所示是比赛的情景,队员拿着船桨用力向后划水,只见龙船向前直冲,使龙船向前直冲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水
B. 船桨
C. 队员的手
D. 都不正确
5. “春分竖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在桌上把它竖起来。如图。鸡蛋竖起来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对桌面的压力和鸡蛋受到的重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
B. 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鸡蛋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6. 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 )
A. 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 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 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 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7.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则弹簧测力计和的示数分别为( )
A. , B. , C. , D. ,
8. 年月日,龙卷风袭击美国中南部,三名“追风者”命丧追风旅。龙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吸”起卷入空中,如图所示。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
A. 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B. 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
C. 龙卷风中心区域的气压远小于外部的气压
D. 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9. 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10.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铺设瓷质地砖时,常用一个锤子不断敲打地砖,使地砖与砂浆贴合紧密,并尽可能让地砖保持水平。工人师傅使用的这把锤子的锤头是图中的( )
A. 圆台形的铁锤 B. 圆柱形的橡胶锤
C. 两头尖的塑料锤 D. 球形的木锤
11. “和美物理格物”研究小组做了“筷子提米”的居家实验,同学们课堂上讨论得出以下几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瓶子静止时,手握竖筷子的力越大,筷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B. 用力压紧瓶子里的大米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 同学用手握住筷子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等于瓶子、大米和筷子的重力
D. 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压紧大米,瓶子和大米沿筷子匀速下滑过程中,瓶子、大米的重力大于其所受的摩擦力
12.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俗语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俗语说“鸡
蛋碰石头完蛋”,关于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鸡蛋碰石头时鸡蛋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B. 两者相碰时,鸡蛋的受力面积和石头的受力面积相同
C. 两者相碰时,鸡蛋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大于石头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所以鸡蛋先破
D. 两者相碰时,鸡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所以鸡蛋先破
13.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处于竖直方向,一端固定在上方墙面,另外一端固定物体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已知弹簧的所受弹力为,物体重力,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可能为( )
A.
B.
C.
D.
14.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的作用,的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没有被推动,推力等于摩擦力
B. 内物体受到的推力力是
C.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5. “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富光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如图是演示浮力消失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不受浮力
B. 乒乓球在水中静止
C. 乒乓球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
D. 若此时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铁球会沉入水中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 如图,、分别是活塞式抽水机的进水阀门和排气阀门。当活塞上提时,阀门______打开,在外界______的作用下,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抽水机中,随活塞向上运动。这样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水抽出来。
17. 中新网转发了一组照片,向人们展示了一只灰鹅独特的飞行技艺。如图显示的就是这只灰鹅在突遇强风时,身体猛然转过,而头部却保持正常姿态的情形。使用这种“超级扭曲”的方式能使翅膀下方的空气流速______上方的空气流速选填“大于”或“小于”,从而使灰鹅受到一个向______的作用力,能迅速降低飞行高度,使飞行更安全。
18. “和美物理格物”研究小组课堂上做了“屹立不倒”的实验,如图,当同学快速抽出纸片,笔帽没倒。因为当纸迅速抽出时,笔帽由于______ 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倒。请画出抽出纸的瞬间笔帽受力示意图。
19. “和美物理格物”研究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制作不倒翁,不倒翁制作中,要将______ 尽量降低的同时,保持地面光滑,使得摇晃顺畅持续。请画出图中不倒翁的重力示意图。
20. 小明同学想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他拿来一个带挂钩的吸盘,将吸盘沾水后紧压在厚玻璃板的下表面,用一个可装细沙的购物袋挂在挂钩下,如图甲所示,向袋里逐渐注入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由此可得到大气压的大小。
本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原理是______;
实验中小明先利用弹簧测力器测出使托盘脱落时装细沙的购物袋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然后测出吸盘的直径为;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大气压______;
小明将吸盘沾水的目的是______;
小红也测量了大气压,她的实验如图乙所示,在吸盘下挂质量为的钩码,逐渐增加钩码数量直到吸盘脱落,你认为小明和小红的测量方案哪个更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21. 探究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______ 相同;
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方法是: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______ 或速度减小的快慢。
小组同学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运动得越______ ,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 ,表明物体的运动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______ 的原因。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_____ 而概括出来的。
22.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次和第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______ 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
比较、两次实验,得出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______ 越大,摩擦力越大。
比较______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刚开始做第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时的摩擦力为______ 。
小组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______ ,大小为______ 。这样改进的好处是______ 。
23. 物理研究小组同学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其气密性,如果轻压、重压压强计的橡皮膜,形管两侧液面无变化,则压强计是______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的。
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 ;
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______ ,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__ 选填“上移”或“下移”;
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由中步骤可以推出右侧液体密度 ______ 。
24.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她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图和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______有关;
比较图和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比较图和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图中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为______
比较图和可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______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5. 第一小组查询到帕斯卡在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同学们计划模拟帕斯卡裂桶实验如图,桶内装满水,桶高为,向细管内倒入水。当细管内水面距桶面高时,桶底处面积的木板被压破,请计算:水对处木板的压力?
26. 第二小组经过讨论研究发现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如图甲所示,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如图乙所示,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如图丙所示,当金属块浸没在某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请完成下列问题:
图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金属块的体积为多大?
图丙中液体的密度为多大?
27. 第三小组在观看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视频后,通过查阅资料对我国航天技术进行讨论,并提出以下问题:
运载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出燃气,推动箭体向上运动,其物理原理是______ ;
嫦娥五号在环月飞行时,受到的力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
小明同学查询到运载火箭携带探测器升空过程中,探测器外大气压随高度变化随高度变化如图,探测器内始终保持的气压,当火箭上升到高度时,面积是的舷窗承受的内外压力差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一身装备重量相当于一名岁儿童的体重,岁儿童的体重约。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首先要对物体重力有个初步的了解,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重力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答案】
【解析】解: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所以手握的位置作用点、手用力的大小、手用力的方向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螺母时,是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物理上将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3.【答案】
【解析】解:
A.球拍对球施加了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对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球拍击打羽毛球的过程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球离开球拍后,球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错误;
D.球离开球拍后,球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球的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发生了变化,故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为运动状态改变。
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
4.【答案】
【解析】解:划船时,人利用桨对水施加了力的作用,水对桨和船也施加了力的作用,所以船会向前进。故A符合题意。
故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力作用的相互性。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此题考查了物体间里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这一知识点,加深了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也是后面学习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
5.【答案】
【解析】解:、鸡蛋竖起来静止时,鸡蛋对桌面的压力等于鸡蛋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但力的作用点不同,重力的作用点在鸡蛋的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桌面上。故A错误;
、鸡蛋竖起来静止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D错误;
C、鸡蛋竖起来静止时,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和鸡蛋对桌面的压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故选:。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题的关键是做好受力分析,同时要明确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成立的条件。
6.【答案】
【解析】解:因为瓶内封闭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大于外界大气压,即,为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当把它从山下拿到山上时,由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瓶内气体压强不变,而大气压变小,所以应变大,玻璃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
故选:。
瓶内封闭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与玻璃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大于外界大气压,而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降低,所以玻璃管内的水柱上升,增大。
此题考查了关于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变化,其解题关键就是:海拔升高,气压减小。
7.【答案】
【解析】解:对来说,由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对来说,由左侧重物或右侧重物平衡得到,弹簧的拉力大小,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故选:。
当弹簧测力计受到平衡力时静止,在挂钩和拉环上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测力计示数显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定滑轮的工作特点是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此题考查了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得出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从而得出测力计的示数,同时涉及到了定滑轮的特点。
8.【答案】
【解析】解:、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跟空气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空气的体积有关,这两个因素不变,空气对物体的浮力不变。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重力不变。不符合题意。
C、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龙卷风内部气压小于外部的大气压。符合题意。
D、发生龙卷风一般在沿海地区,空气比较潮湿,不易发生摩擦静电。不符合题意。
故选:。
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是龙卷风内空气流动速度大,内部压强小,物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推向龙卷风。
对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问题,一般要分析物体的两个侧面流体流速大小,判断物体两侧的压强变化,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9.【答案】
【解析】解: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故茶壶是连通器;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不属于利用连通器原理;
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大气压的实验,不属于连通器原理;
乳牛自动加水器左右两个容器上端开口,底部相连,构成了一个连通器。
因此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和。
故选:。
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
本题考查连通器的原理,关键知道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的,液面静止时保持相平。
10.【答案】
【解析】解:、铁锤的硬度较大,敲击瓷砖容易使瓷砖破裂,故A不合题意;
B、圆柱形的橡胶锤,橡胶的硬度合适,且圆柱形表面有助于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敲击瓷砖不易使瓷砖破裂,故B符合题意;
C、两头尖的塑料锤,受力面积太小,这样压强太大,敲击瓷砖容易使瓷砖破裂,故C不合题意;
D、球形的木锤与瓷砖接触时只有一个点,受力面积太小,压强太大,敲击瓷砖容易使瓷砖破裂,故D不合题意。
故选:。
工人师傅在铺设瓷质地砖时应保证瓷砖的完整性,据此从物质的硬度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角度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做出判断。
此题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物质的属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但题目设计来源生于生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一道好题。
11.【答案】
【解析】解:、瓶子静止时,手与筷子之间的摩擦力与瓶子、大米和筷子的总重力始终平衡,因此,握力增大,筷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故A错误;
B、用力压紧瓶子里的大米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
C、瓶子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同学用手握住筷子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等于瓶子、大米和筷子的重力,故C正确;
D、瓶子和大米沿筷子匀速下滑过程中,仍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力为平衡力,因此,瓶子、大米的重力等于其所受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
瓶子静止时,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据此分析;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可增大摩擦力;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可做出判断;
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平衡,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平衡力的应用、对摩擦力大小的分析等,明确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平衡力,是解答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有一个力的作用,同时石头对鸡蛋也有一个力的作用,所以鸡蛋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故A正确;
、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力和石头对鸡蛋的力大小相等,两物体受力面积是相互接触的面积,所以鸡蛋的受力面积和石头的受力面积相同,因为力一样大,受力面积一样大,故压强一样大,即鸡蛋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等于石头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由于鸡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所以鸡蛋先破,故BD正确,C错误。
故选:。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两物体受力面积是相互接触的面积;物理学中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本题考查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13.【答案】
【解析】解:根据题意可知,弹簧的所受弹力为,当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当弹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
故选:。
根据弹力的方向、物体重力的大小分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分析物体对地面压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属于基础题。
14.【答案】
【解析】解:、由图像可知,,物体没有推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正确;
、由图像可知,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图像可知,在的推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推力为,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滑动摩擦力不变,则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是,故C错误,BD正确。
故选:。
先由速度时间图像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由图像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然后由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并能将图像和图像相结合,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状态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求出力的大小是本题的关键。
15.【答案】
【解析】解:在太空中,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乒乓球在水中,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所以不会受到浮力。
在水中放一个实心铁球,由于铁球处于失重状态,铁球不会沉入水底,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
太空中属于失重状态;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本题考查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失重状态,属于基础题。
16.【答案】 大气压
【解析】解:读图可知,当活塞下压时,打开的阀门是;当活塞提上时,打开的阀门是,在外界大气压在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进水阀门从上方的出水口流出。
故答案为:;大气压。
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熟悉抽水机的结构,根据对其工作过程的了解进行作答。
本题的考查了生活中抽水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要学会结合图片分析其工作过程。
17.【答案】大于 下
【解析】解:如图,当灰鹅正向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的速度小于经过的速度,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翅膀受到向上的升力而上升。
如下面的图,当遇到强风时,要躲避强风,横向转体度,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的速度小于经过的速度,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翅膀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下降,从而躲避强风。
故答案为:大于;下。
分析灰鹅翅膀上下空气流动速度,根据流体的流速越大,流体压强越小分析翅膀上下受到压力的大小,判断灰鹅的运动情况。
对于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要分析物体两侧的流体的流速,从而判断压强的变化,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18.【答案】惯性
【解析】解:当纸迅速抽出时,笔帽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不倒;
抽出纸的瞬间,笔帽没有与桌面接触时只受重力作用,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表示,即为其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惯性;见解答图。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抽出纸的瞬间笔帽只受重力作用,据此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其受力示意图。
本题考查了惯性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对笔帽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19.【答案】重心
【解析】解:不倒翁制作中,要将重心尽量降低,以提高其稳度;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不倒翁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表示,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重心;见解答图。
降低重心可以提高稳度;
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的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并标上字母。
此题考查重心、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难度不大,大致确定不倒翁的重心是关键。
20.【答案】 防止漏气 小明的更合理 之间的数值无法控制。
【解析】解:本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原理是;
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面积不能直接测量,可用刻度尺间接测量吸盘的直径来计算出;细沙直至吸盘被拉下来沙袋的总重力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 吸盘的直径可用刻度尺直接测量;
从公式入手推出大气压;
小明将吸盘沾水的目的是防止漏气;
向沙袋中加沙子,沙子的多少控制的较精确,如果用钩码,之间的数值无法控制,实验方案中小明的更合理。
故答案为:;;防止漏气;小明的更合理;之间的数值无法控制。
本实验测量大气压的原理压强的计算公式;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器材,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面积不能直接测量,可用刻度尺间接测量吸盘的直接来计算出;能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量的物理量就是直接测量的量;
表达要利用公式将其推导到我们所测的量上去,即用或质量表示拉力,用直径表示面积;
为了使测得的结果准确,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吸盘漏气;
从测得的实验数据的准确程度来判断实验方案的合理性。
本题属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一般对学生的要求都较高,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素养。
21.【答案】速度 通过的距离 慢 长 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运动状态 静止 不是 推理
【解析】解: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通过的距离最长,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说明在木板表面受到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最小,反映“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方法是: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通过的距离或速度减小的快慢;
小组同学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长,并进一步推测: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的速度不会变小,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故答案为:速度;通过的距离;慢;长;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运动状态;静止;不是;推理。
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需要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木板表面最光滑,小车运动时通过的距离最长,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据此回答;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据此推理回答,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本题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考查控制变量法、推理法的运用及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22.【答案】水平 等于 压力 、 水平向右 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
【解析】解: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由、两次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故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图、两次符合要求。
有图丙知:物体做匀速运动,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图乙知此过程的拉力为,所以滑动摩擦力为;
物体做减速运动,但由于压力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仍为,故第时,摩擦力为;
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方向水平向左,故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此时示数为,即拉力为,故滑动摩擦力为;
改进后,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实验设计的优点是:一方面,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另一方面,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故答案为:水平;等于;压力;、;;水平向右;;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由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得出结论;
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
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
根据图丙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根据图乙分析出拉力的大小,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分析出摩擦力的大小;
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出摩擦力的方向;
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看清分度值读出示数;
木块与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3.【答案】漏气 增大 液体深度增大 上移
【解析】解;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其气密性,如果轻压、重压压强计的橡皮膜,形管两侧液面无变化,则压强计是漏气的;
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知,液体密度相同,乙中深度较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较大,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密度增大的同时,液面位置改变了,液体深度增大,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不变;为控制深度相同,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上移;
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则左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即;
,故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选BD;
液体的密度的表达式:。
故答案为:漏气;增大;液体深度增大;上移;;。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若形管两侧液面无变化,则压强计漏气;
液体压强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研究液体压强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分析实验中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据转换法得出结论;
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据此分析;
深度是液体内部一点到液体自由面的距离;观察到橡皮膜相平,则左右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根据,可求出液体的密度的表达式。
本题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考查器材调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及的运用与对深度的理解。
24.【答案】体积 密度 大于
【解析】解:图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比较图和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图和中,排开液体的体积都等于物体的体积,保持不变,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比较图和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不变,只改变深度的大小,所以,比较图和图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从图知,图中,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物体受到浮力;
图和中,杯底部液体的深度相同,因,根据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大于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
故答案为:体积;
密度;
;
;
大于。
、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有关,研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应找出不变的量和变化的量,研究浮力与变化量的关系;
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应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不变,改变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
根据称重法求浮力的大小;
根据比较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
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属于一道基本题。
25.【答案】解:由题意可知,桶底到水面的高度:
,
水对桶底的压强:
,
由可得水对桶底的压力:
。
答:水对处木板的压力为。
【解析】桶内水的深度为桶高和细管内水面距桶面之和,根据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强,利用求出水对桶底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力、压强的计算,正确的得出桶内水的深度是关键。
26.【答案】解:由图甲可知,金属块的重力为:
图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
;
当金属块浸没在某液体中时,金属块所受浮力为:,
金属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
答:图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金属块的体积为;
图丙中液体的密度为。
【解析】根据求出图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即金属块的体积;
据求出图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中液体的密度。
本题主要考查浮力的计算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难度不大。
27.【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不是
【解析】解:运载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出燃气,推动箭体向上运动,其物理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嫦娥五号在环月飞行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由图甲知,当客机飞行在的高度时,机舱外的大气压为,机舱内的气压为,
客机飞行在高度时,舷窗内外的压强差:
,
舷窗承受的内外压力差:
。
故答案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不是;
面积是的舷窗承受的内外压力差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嫦娥五号在环月飞行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由图甲读出当客机飞行在的高度时机舱外的大气压,求出内外气压差,然后利用计算压力差。
本题考查压强的有关知识,是一道综合题。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