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本站https://www.booksld.com,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河北省晋州市2020-2021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河北省晋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题号 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3.西安半坡博物馆有一项全新的青少年互动体验活动——史前工场。活动开放后,游客们通过各种项目设置。全方位体验了半坡居民的生活。那么,游客们的体验项目不可能包括
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农耕文明 B.青铜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6.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的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那么,舜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方式是
A.世袭制 B.武力夺取 C.禅让制 D.民主选举
7.成语“桀犬吠尧” “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一朝代的暴君
A.夏、商 B.商、西周 C.春秋、战国 D.夏、西周
8.小游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是西周、王、侯、制度。他研究的内容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9.2020年是我国农历庚子年(鼠年),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哪个是“鼠”字
10.“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右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11.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如下图反映的内容为
A.动荡的春秋 B.百家争鸣 C.远古的传说 D.三国鼎立
12.铁犁牛耕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其中“铁犁”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3.经典诵读已成为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有“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的说法,其中的“七年”是指
A.齐、楚、燕、韩、赵、魏、秦 B.楚、秦、赵、宋、魏、齐、韩
C.晋、楚、齐、韩、赵、燕、魏 D.吴、魏、燕、赵、楚、秦、韩
14.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B.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
C.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D.实行奖励军功的政策
15.辞赋“江分内外,腾翔鱼贯;离堆锁峡,宝瓶攸关”赞誉的工程是
A.灵渠 B.长城 C.都江堰 D.大运河
16.为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仁”的理念来源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17.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战国时期,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的是
A.庄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18.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19.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弟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表明孔子创办教育的特点是
A.因材施教 B.学在官府 C.“有教无类” D.学思结合
20.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的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1.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计划分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秦朝统治者实施具有“交通强国”作用的举措是
A.统一度量衡制度 B.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C.统一文字颁行全国 D.统一岭南和沿海地区
22.一位秦朝老人收到家书,得知其子正在参与长城西起点地的修筑。那么,老人的儿子在
A.临洮 B.长安 C.辽东 D.陇西郡
23.在历史课堂剧《楚汉之争》一幕中,编导小张同学设计了四个剧情,其中不符合主题的是
A.垓下之围 B.乌江自刎 C.约法三章 D.纸上谈兵
24.汉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根本)也……其令郡国务(一定)劝(鼓励)农桑……”该诏书说明汉景帝重视的是
A.工业生产 B.手工业生产 C.农业生产 D.商业活动
25.据史sj 载,对自己的陵墓修建,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奢侈、昂贵的装饰,只可用瓦器。可见,汉文帝主张
A.废除苛法 B.减轻赋税 C.裁减官员 D.生活节俭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第一组 第二组
北京人制作的石器 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
第三组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北京人用火想象图
(1)结合第一组图片,说出“人”和“狼”的区别。(2分)第二组图片给我们传达了哪些信息 (4分)
(2)结合第三组图片,说说北京人、山顶洞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及北京人使用火的意义。(6分)
27.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三:与甲骨文同时存在的人类古老文字有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玛雅人图形文字,这三种古文字早已灭绝,唯有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赵南等国的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1)根据材料一,说说甲骨文的刻写材料主要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甲骨文对应的现代汉字分别是人、水、牛、明。你认为以上文字运用了哪两种造字法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甲骨文存在的价值。(4分)
28.改革和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三:(变法)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和“决裂阡陌”分别指什么措施 (4分)
(2)通过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阐明理由。(8分)
29.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14分)
材料一:清代赵翼在评价秦朝修筑长城时说:“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灾祸)。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后代,功及万世长。”
材料二: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 (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痰疮”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除此外,秦末的暴政还有哪些 试列举两例。(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果没有遇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6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秦亡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认识。(4分)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B A D A C A A D B A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C D C D B A D C D
26.(1)人会制作工具。(2分)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使用骨针,有爱美意识。(4分)
(2)原因:史前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只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3分)
意义: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3分)
27.(1)龟甲,牛、羊等兽骨。(4分)
(2)象形、会意。(4分)
(3)甲骨文演变成了‘今天的汉字,并对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或:寸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4分)
28.(1)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4分)
(2)商鞅变法成功了。(2分)
判断一场变法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死,而在于实施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力,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且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勺封建国家。所以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6分)
29.(1)说明了秦朝徭役繁重。(2 分)暴政: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严苛的法律;秦二世更加残暴。(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2分)
(2)会爆发。(2分)
理由: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统治阶级实施暴政。遇雨误期,是他们起义的接原因。即使没有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也迟早会爆发。(4分)
(3)暴政往往导致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要实行仁政等。(4分)

来源:本文由免费找卷子答案网站-答案联动网网络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